Bitfinex改為7月19日17:00上線TERRAUST和MIR
將選定的七家俄羅斯銀行從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管理的銀行結算係統(SWIFT)中剔除,以確保這些銀行脫離國際金融體係。
但在安全上,中亞國家整體仍明顯依賴於莫斯科。布林肯仍堅持將安全合作放在首位,因為他認為與中亞的安全合作有利於減少中亞國家對俄羅斯的依賴。
確如俄外長拉夫羅夫2021年7月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出席中亞和南亞2021會議後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的那樣,俄羅斯的中亞國家盟友們沒人願意接待美軍,因為這意味著用自己的領土和人民去承擔隨之而來的風險。大氣候疊加小氣候曆史上,中亞作為地心島一直是各大文明板塊的交匯區,因此,該地區在主體性上總是表現出輪廓的模糊性與內核的多變性。盡管中亞國家為了消除俄羅斯的疑慮,都明確表示不會允許別國駐軍,例如烏茲別克斯坦外長2021年底宣稱從未與美國討論過在烏建立美國軍事基地,烏國防部長也表示該國法律不允許別國在烏領土上部署軍事基地和軍事設施,但華盛頓方麵在此事上仍表現出一根筋式的固執。
托馬斯·韋斯特與烏外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烏總統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伊斯馬圖拉·伊爾加舍夫舉行了會談,雙方就阿富汗當前局勢及向該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交換了意見。中亞國家每年訪問美國的人數為140萬人次,主要為了學習英語、體驗美國文化並獲得所需技能。
毫無疑問,大國關係的調整為中亞國家維持多元平衡帶來了挑戰。
美國更是積極開始通過單邊和多邊的各種場合,試探、建議和勸說中亞國家與美國加強在安全領域的合作。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最近宣布暫停向歐洲多國供應天然氣,促使荷蘭、德國和英國再度把目光轉向北海,以確保能源安全。
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一年前本不打算批準德國鑽探方在這座天然氣田開采,理由是天然氣田靠近兩國邊界生態環境脆弱的斯希蒙尼克和博爾庫姆島。荷蘭經濟事務和氣候部說,受今年2月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升級影響,下薩克森州將改變決定。
依據荷蘭經濟事務和氣候部的聲明,新天然氣田位於距荷德邊界大約19公裏的近海,預期2024年底投產。受俄烏衝突升級影響,英國政府尋求確保能源供應,因而轉變對石油行業的立場。